“壮美新广西 辉煌看柳汽”系列报道

六十载风雨凝聚自立自强柳汽魂

返回列表

“自立自强、创优创新、同心同德、为国为民”,走进东风柳汽总部大楼,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堂墙上这16个烫金大字。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,以“自立自强”为核心的企业精神在一代代东风柳汽人的血脉里传承,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和奇迹。

柳州,一个位于广西中部的静谧小城,因这样一群赤诚热血的有志之士,注定在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大锤造汽车 万丈高楼平地起

时光退回到1968年,那时候,东风柳汽还叫“柳州农业机械厂”(以下简称“柳农”),主要生产水轮泵、犁头等农械用具。“当时产品销量不景气,700多名工人的吃饭都成问题。”东风柳汽原党委书记陈福基回忆,为寻找新的发展出路,1969年春,时任党委书记束宽昌带领一帮老员工,向广西自治区政府主动请缨制造汽车。

从水轮泵到汽车,对没有任何汽车制造设备和生产经验的柳农而言,困难可想而知。但工人们毫不畏惧:“凭我们工人阶级一双双铁手,用大锤也要砸出汽车来!”汽车究竟怎么造?事实上,对大多数工人而言,汽车尚且陌生,何谈生产和组装。

资金有限、设备有限,工人们只能靠自己。梁祥耀是这群热血工人里特殊的一员,他1950年毕业于中南汽车学校,先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给司令员开过车,也在广西运输局当过司机,有着十多年的汽车驾驶、汽修学习经历。丰富的经验让他一力承担起总装负责人的重任。

要造车先要了解汽车构造,梁祥耀将模型汽车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零件,组织不同技术组的工人画图、处理、制作,再交由他组装。“工人遇到技术问题,都知道到车间找老梁去。”现年85岁的梁老回忆,为了全身心投入汽车制造,他将家中四个子女托付给妻子,将铺盖卷搬进了车间。

工厂生产条件艰苦,没有冲压设备,工人们就用木头搭出驾驶室模型,抡着大锤硬是将钢板捶成驾驶室形状;没有吊车,工人们就用人力抬;汽车大梁通常要用1500吨压力机压制,而柳农仅有一台300吨油压机,经过反复试验,最后用“劈柴下尖”的办法,将受力面积减到最小,一寸一寸压制,终于将大梁压制成功。

原全国劳模、84岁的黄五妹是柳农铸工,她告诉记者,为了锻造汽车零件,车间里不管男女,都要倒铁水。“两人一组抬着几百斤的铁水倒进模具,翻滚的铁水溅出来烫得手脚都起泡。”黄五妹说,“那时候没别的想法,不管什么困难都要克服,分配下来的任务都超额完成。”

1969年4月2日,广西第一辆130型载货车终于试制成功,柳农从此跨入汽车行业,同时也宣告广西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结束。汽车造出来了,梁祥耀却因长时间的劳累和繁重的调试工作累到几近瘫痪,住院治疗4个月后,右腿也留下后遗症。

“工人们心里有一股劲,他们朴实、勤劳,汽车的生产研制过程都是义务劳动,他们没有半句怨言。” 陈福基说,“在那个资源匮乏、人才稀少的年代,正是凭借自立自强的精神,柳农试制出了广西第一辆汽车;也正是凭着这种精神,东风柳汽得以在后来的时代变迁中生存壮大,一直发展至今。”

销售打江山 扫街扫出新天地

试制第一辆汽车的精神和事迹感动着无数后来人,之后的二十多年里,柳农历经多次蝶变。1973年 “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汽车制造厂” 挂牌成立,1979年又更名为“柳州汽车制造厂”,1981年柳汽加入东风汽车工业联营公司,从此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

1993年,20出头的周少华大学毕业后意气风发地走进东风柳汽,准备在技术部门大展拳脚。这时候,东风柳汽生产的柴油汽车正风靡大江南北,“柴油东风 柳汽正宗”的广告语红透半边天。但让周少华没想到的是,这样的好日子仅持续两年不到就结束了。

从1995年开始,东风柳汽连续三年出现亏损,年销量从3万多台跌至4千台,形势急转直下。周少华回忆,1996年,公司决定实施“自救”,靠自己的力量扭转局势。具体做法是,从全体技术人员中招聘销售员,以技术人员对产品的了解,吸纳更多客户,实现扭亏为盈。周少华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销售队伍,职业生涯从此改变。

“当年我们激情澎湃,感觉公司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,是时候干一番大事业。”周少华说,”不懂怎么做销售,大家就用最‘老土’、最费力的办法:两人一组挨个拜访客户,记录他们用什么车,有什么需求……类似现在的‘扫街’,看起来简单粗暴,但当时效果非常好,客户感受到了来自东风柳汽的尊重,他们的需求也有了详细记录。”

有这样一群不怕苦、不怕累、心怀激情的销售人员打前阵,1998年,东风柳汽销量回升到8千台,实现扭亏为盈。

“销售是传递价值的过程,首先就是应对消费者的需求。” 东风柳汽乘用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吕峰和周少华一样,也有过“扫街救市”的经历,不过那次,他们扫了整个东南沿海。

2004年,东风柳汽启动“两项工程(M53、B11项目)”。但由于质量不过关,B11项目(景逸1.8T MPV)上市后应者寥寥。“后来我们在B11的基础上打造B12,我们寻找更优秀的供应商,打造更优质的产品质量。”吕峰介绍,当时东风柳汽供应商资源极其匮乏,项目计划举步维艰。

为寻找供应商,东风柳汽领导、总设计师带着一群员工,本着不等不靠、自立自强的精神,开车扫遍东南沿海。“我们每到一地,就直奔当地零部件企业,那时候脑子里没别的,就想把这个事情做好。”吕峰说。

2010年,B12项目(景逸XL)上市后大获成功。近十年的奋斗和积累也让东风柳汽在2010年迎来了辉煌,产销汽车突破十万辆,销售收入突破120亿大关。

“长期以来,16字柳汽精神深入每个员工心中。我们所有营销方案的制定、网络开发、服务建设,都靠员工自己去感受市场、贴近市场,我们从不依靠行业调查报告,也不依赖第三方。”吕峰介绍,东风柳汽贴近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,不管哪一级领导,都要认认真真走市场,真正了解国家政策和经销商诉求。

逐浪智能化 东风柳汽启新程

在过去六十年里,东风柳汽凭借自立自强、自主发展创造了多个第一:1979年,成功开发出全国第一辆中型柴油载货汽车;1991年,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辆平头卡车——乘龙汽车;2001年,国内第一辆自主品牌MPV菱智成功上市,东风风行乘用车品牌诞生。2014年,柳东乘用车基地竣工投产,东风风行首款轿车景逸S50上市即取得满堂红,自此,东风风行的产品结构全面覆盖国内乘用车MPV、SUV、家轿三大市场。

在汽车智能互联产业迅速兴起的当下,东风柳汽自然不会错过乘风而上的机会。智能互联汽车风行T5今年9月上市,其搭载的“Futurelink 3.0”智能互联系统一时成为关注焦点。这一系统能提供智能语音、智能导航、智能视听、智能社交等服务,让用户实现“上车不用钥匙、开车不用手机、支付不用钱包”。

说起“Futurelink 3.0”智能互联系统的开发过程,东风柳汽PV技术中心主任翟克宁感慨万千。2017年10月,风行T5智能互联系统立项,定于次年9月上市。时间短、任务重,翟克宁感到前所未有的紧迫。“应用层的开发虽然有腾讯支持,但软硬件结合、OS和系统运行效率的优化提升还是由东风柳汽主导。”

翟克宁介绍,智能互联项目动辄需要几十上百亿的投资,几百号人两三年拿一个产品,而东风柳汽在这一项目上仅有一支十几人的团队。想追上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的浪潮,东风柳汽只能靠自身队伍老老实实打一场硬仗。开疆拓土时代种下的种子再次在这个自强不息的企业中开花结果。

据介绍,往常东风柳汽使用的应用系统均来自供应商,是将成熟的匹配软件打包进来。到了智能互联系统,软件的应用层和基本功能接入大变样,在新的OS下,供应商软件的认知和能力便显得格外不足。翟克宁回忆:“最多的时候,软件出现2000多个BUG,每天一睁眼,就新增几百个BUG,黑屏、崩溃、文件碎片化、卡滞……各种问题层出不穷。”

翟克宁回忆,今年4月,项目最紧张的时候,他甚至将5名核心力量调配至供应商处担任项目经理,软件的沟通协调、系统问题的处理全由他们负责。“6月,团队回来汇报说,领导,顶不住了,项目可能要黄。”

翟克宁明白,如果这时候放弃,不仅意味着新车不能按期上市,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的开发上也将落后于人。面对巨大的压力,他带领团队奋战到底。“从4月到8月,技术团队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至晚上12点,语音引擎和基础引擎都更换了两次,这是以前传统多媒体完全不曾有过的经历”。

9月,风行T5如期上市,“Futurelink 3.0”智能互联系统操作的方便快捷、服务的智能化和人性化令人惊艳。回首整个开发历程,翟克宁坦言,最应该感谢的还是团队自立自强、永不放弃的精神。

六十载风风雨雨,一代代辛勤的柳汽人用行动凝聚了自立自强的东风柳汽之魂。在不同年代、不同领域,处处都有他们顽强拼搏、奋斗不息的身影。正如东风柳汽总经理宣颖所言:“东风柳汽在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,自立自强、勇挑重担、顽强拼搏、敢打硬仗、善打硬仗的精神品质,要代代传承。”

(来源:东风汽车报 记者 周惠明)